办公地址:德令哈市柯鲁柯镇
联系电话:0977-8207803
柯鲁柯地域辽阔,历史源远。柯鲁柯镇位于德令哈市区以西13公里处,为海西第二大镇,德令哈第一大镇。柯鲁柯为蒙古语,意为“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是德令哈西部和315线上的一个重镇,东与蓄集乡、尕海镇毗邻,南与都兰县接壤,北与甘肃省肃北县相连,西与怀头他拉镇相接。总面积6125平方公里,总人口14337人,辖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耕地面积7.34万亩,草场总面积209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99万亩。辖区有汉、蒙、藏、回、土、满等19个民族,是一个典型农牧结合镇。
1725年~1949年,该地为蒙古族和硕特部北右翼末旗(俗称柯鲁沟扎萨旗)戈壁陶海(佐领)驻牧地。1939年国民政府在戈壁设立通新设治局。建国后,1956年设戈壁乡,1958年改为戈壁人民公社,1984年复改为戈壁乡。1995年辖德令哈、乌兰干沟、茶汉沙、克鲁诺尔、陶生诺尔5个村民委员会、9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2006年3月撤乡建镇,现辖花土、希望、民兴、乌兰干沟、莲湖、安康、新秀、金原、德令哈9个农业村,克鲁诺尔、陶生诺尔、茶汉沙3个牧业村和德兴路居委会1个社区。
柯鲁柯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柯鲁柯镇地形狭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地丘陵,约占全境3/5。野牛脊山、奥格图尔乌兰山雄居北部,宗务隆山横穿中部,南部为平原和沼泽地带,为柯鲁柯镇的小块农业区。柯鲁柯镇属高原干旱区。年平均气温2.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一13.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6.6℃。年平均降水量82.4毫米。年光照时数3353小时,无霜期80天左右,北部山区没有绝对无霜期,海拔4500米以上的峰峦终年冰雪覆盖。境内有煤、云母、金、铜、铅、镍等矿产。还有丰富的野牦牛、雪豹、岩羊、黄羊、雪鸡和沙棘、枸杞等重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位于境内的柯鲁克湖为淡水湖,水面约1753.3公顷,盛产草鱼、鲤鱼、闸蟹、虾等20余种水产品,是海西州渔业养殖基地,也是国内外客商旅游的好去处。镇以北有美丽的哈拉湖自然景观。
2017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总书记在青海视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州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紧盯民生这条主线,突出发展第一要义,把党的建设、扶贫攻坚、民族团结、安全生产、生态保护等“4+3+3”主体责任融合贯穿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扎实苦干、砥砺前行,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一)经济发展方面
2017年,全镇农牧业生产总值达到2.67亿元,增幅10.2%;总收入达到1.80亿元,人均收入达到9820元。本年度牛、羊、马、猪、家禽存栏数分别为0.27万头、5.21万只、0.05万匹、1.83万头、4.47万羽。牲畜出栏率48%,商品率44%,适龄母畜比例56%。劳务输出人数累计达800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累计达8000余万元。
(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2017年,全镇耕地总面积达到7.34万亩,播种总面积达到7.27万亩,特色作物累计种植面积达62%。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枸杞、藜麦等特色产业,枸杞种植面积3.3万亩,种植藜麦0.3万亩。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年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1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6.71%,涉及农户476户,占总农户的19.76%,新增土地流转0.13万亩。我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于2017年3月启动以来,共完成9个行政村,涉及农户2408户,确权承包地4.13万亩,计划于2018年3月如期完成土地确权颁证任务。
(三)项目建设方面
农垦文化风情小镇建设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现已竣工验收。其中完成外立面改造30882.5平方米,整改门头立面330间,博物馆单体、农场礼堂修复、街道绿化等工程全面完成;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申报工作已于今年7月通过国家住建部评审;“八有工程”项目及子项目均已全部完工,等待竣工验收;莲湖村村容村貌整治项目一社绿化已全部完成,二、三社计划于2018年3月开工;莲湖村老年活动中心已完成地勘设计;2017年新建13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目前已全部竣工验收,其中德兴路社区办公用房现已投入使用;完成总投资912万元的柏树山新村第三期建设项目(58套平房),总投资870万元完成新村文化活动广场两处及房前屋后绿化共230亩。
(四)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我镇紧紧围绕通过六大精准扶贫措施,确保减贫人口实现收入稳中有升、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任务,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莲湖村、金原村、安康村、新秀村、希望村、德令哈村、民兴村7个农业村有通村水泥路,陶生诺尔村、克鲁诺尔村2个牧业村有通村砂石路;各村安全饮用水实现全覆盖;解决7个农业村农户生活用电,并具备生产的三相动力电供电条件,2个牧业村基本保障生活用电;9个贫困村均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实施德令哈市村(社区)办公及综合服务用房建设项目,完成新建13个村级办公用房项目;实施全镇42户危房改造项目,现已完成2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同时,经与住建部门联系,我镇德令哈村、乌兰干沟村、新秀村、克鲁诺尔村等村15户贫困户享受市区安置住房政策,全面实现贫困户住房达到安全住房条件。累计开展种汽修、园艺、等职业技能培训5次106人。申请并通过“雨露计划”补助贫困生2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金实现全覆盖,参保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户养老保险应参230人,实参230人,参保率达100%。全镇99户348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户,累计发放低保金39.58万元。
(五)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方面
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重点针对辖区内的2处施工现场、道路交通、36家食品药品、1家烟花爆竹经营商店、2处加油站(危险化学品)、天然气输送管道、消防等领域的专项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经排查,共排查治理建筑施工隐患2次,道路交通隐患15次,违法经营食品药品、烟花爆竹商铺4家,天然气输送管道1次,消防隐患3次。
环境保护工作。我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取得积极进展,并圆满完成了中央环保督查各项目标任务。一是不断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制定和完善发展畜牧业和扶持后续产业的配套政策措施,促进牧民转产转业。实现禁牧减畜不减收,牧民收入不下降,努力实现人、草、畜平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三是抓好环境卫生整治。累计派出工作人员800余人次,动用装载机16辆、垃圾清运车9辆,共清理垃圾死角135处、垃圾100余吨,进一步提升了集镇品味,改善了人居环境。集中拆除镇区、民兴村及莲湖村违章建筑共62处,拆除清理面积累计30900㎡。
(六)参与并成功举办第三届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场交流会
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柏树山新村、德令哈市精准扶贫中心柯鲁柯镇分中心、德令哈市万亩枸杞园顺利承接第三届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场交流会的观摩,达到了观摩效果,进一步彰显了柴达木文化精髓,展示了海西形象,提升海西知名度的高度,向全国展现了柯鲁柯镇形象。
(七)社会事业发展方面
养老保险。全镇16至59岁人员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5900人,参保率为99.51%,60岁以上待遇审批人员人847人。异地转入5人,因参加职工养老金转出8人。续保5690人,续保缴费率为96.3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017年我镇累计参合人数为10764人,参合金为174.83万元,参合率为98%,累计报销药费86万元。
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了清理育龄妇女底数、核对台账、报表等工作。利用“春节”、“三八”等节庆点,开展宣传活动4次,发放宣传材料4500余份,发放避孕药具16000余盒(支),参与的育龄群众及协会会员达2500人次,宣传覆盖面达到90%以上。积极开展“康福家”、免费孕检、“三查”、扶助关怀等工作。
教育工作。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和2%以内,完成初中阶段入学率99%以上。全镇职工普通话水平达标率均达到90%以上;规范风情小镇主街道临街商铺牌匾278家。
民政工作。评选农村低保户136户,450人,城镇低保户84户,170人。上报大病救助107人次,救助金额24.7万元。上报临时救助175户,515人,94.9万元。享受高龄老人补贴金共为455人。享受重度残疾人人员补贴174人。登记合格率达100%。
柯鲁柯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柯鲁柯镇将通过不懈努力,力争各项工作有新起色,形象有新变化,发展有新亮点,为脱贫攻坚开拓新局面。新常态赋予新使命,新使命激发新作为。2018年,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将以持之以恒的决心、昂扬奋发的斗志、勤勉敬业的作风,谱写柯鲁柯新篇章!